2022年05月30日

儿时的端午节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马上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字有“初始”之意,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时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称之为端午,又称端五、重午、端阳、重五。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的习俗大多地方都有,另外常见的还有赛龙舟、插艾叶、挂香囊、绑彩线、点雄黄等习俗。除此之外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就来跟随作者体味他《儿时的端午节》的记忆吧。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故乡宁远称之为“五月丹”。端午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二大节日,深受故乡人民的喜爱和重视。与端午节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甜醅子

端午节的甜醅子,如同现在的粽子,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的。而在七十年代的西北农村,大米是奢侈品,糯米更是。心灵手巧的故乡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贺这个温情的节日。他们就地取材,用小麦做成的甜醅子,滋润着游子的胃。每一次想起,都会让人口舌生津,望梅止渴。

做甜醅子,先要去掉小麦表面的麦皮。取一定量的小麦,放进“石兑窝”——一种石头打磨成的,专门用来处理麦皮的工具。然后往兑窝里浇一些水,拌湿小麦。潮湿的小麦,在石锤不断地撞击下,薄薄的麦皮便褪去了,只剩下圆滚滚、红旺旺的麦粒。(后来,聪明的故乡人民,引进了白色的小麦品种做甜醅子,颜色更好看,味道更好吃。)

然后把去皮的麦粒煮熟。煮熟后的麦粒放在案板上晾干,放凉,就可以装盆了。

装盆的器具,瓦盆是最好的,密闭性好,容易发酵。小时候,母亲做甜醅子,常用的是一只敞口的瓦盆,底小,口大。装盆时,根据麦粒的多少,加入一定量的酒曲。酒曲,是母亲专门去集上买来的。酒曲的量,是决定甜醅子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一盆甜醅子的灵魂所在。酒曲太少,甜醅子发不起来;酒曲太多,甜醅子容易坏掉。而对酒曲量的精准把握,是在不断地实践当中积累起来的。

母亲深谙做甜醅子的窍门。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甜醅子每年都做得很成功。当邻居们在巷道里发牢骚说,自家的甜醅子没有发起来或根本没有甜味时,我们家的甜醅子早就吃得精光。所有吃过的亲戚朋友,都是赞不绝口。

儿时的甜醅子,柔筋筋的,甜丝丝的。那种甜,是原汁原味的甜,甜得纯正、醇厚,余味悠长。吃上一次,它就会烙印在你的心底,让你无法忘记,回味无穷。

缠五彩粽

五月丹的荷包——镶的(闲的)。这是一句出自故乡的歇后语 。由此可见,故乡的荷包文化源远流长。据说,端午节戴荷包、绑红头绳,可以避免在田间山野被蛇虫叮咬。

小时候不像现在,临近端午节,街头巷尾的小摊前挂满了琳琅满目、色彩鲜艳的荷包和饰物。

那时候端午节戴荷包的还是很少,缠五彩粽、绑红头绳,倒是在女孩子们当中很流行。虽然没有粽子吃,戴着粽子也算是聊以自慰吧。先用硬纸编一颗菱形状的粽子,从货郎摊子上买来五彩的丝线,用丝线把菱形一圈一圈缠绕起来。一个下午,巧手的女孩子,就缠成一颗彩色的菱形粽子。在菱形的一头绑上丝线,挂于胸前,煞是好看。

没有五彩粽的,逢集时上城里割一段红头绳,绑在脚上、腕上。

打柳

《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记载:“此日宜乘水临风,采艾、柳、桃、蒲等芳草,揉水煎汤为沐,以求避恶去灾。”由此可见,甘青宁一带,人们端午节在门窗缝隙插柳的意图就是辟邪驱魅。

故乡的渠边、路畔,多有柳树,由于靠近渠水,长年浸渍,长得高大繁茂。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去渠边折柳枝,插于门缝窗隙,称之“打柳”。儿时,等不到天亮,我就和大哥去村边打柳。找一棵低矮一点的柳树,脱掉鞋子,双手抱住树干,两脚一蹬,噌,噌,噌,已经到了树顶。专门挑一些指头粗细的柳枝折下来。不大一会儿,就折了一大抱。回家的路上,碰到早起挑水的人们,顺便送给他们一些。他们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馈赠,夸我俩好勤快并如获至宝地说:这下可好了,不必再去折柳枝了。

到了家里,大门口、厅房、厨房,就连驴圈里,也都见缝插针地插上柳枝。立刻,整个家里柳枝飞舞,绿意盎然,节日的喜气扑面而来。

扬幡

扬幡,也是端午节的活动之一。那年月,家里的耕种的地多,村里家家养驴子、马、牛、骡子、羊等。端午节扬幡,是为了祈求牲畜兴旺,牛羊安康。

一大早,清脆的鞭炮声从村边的山神庙方向传来。不用说,那是扬幡时放的鞭炮。

来到山神庙。庙前树立的一根杆子上,庙周围的树上,长达三米左右的五彩纸幡在晨风中随风飞舞。还没扬幡的人家,先去庙里上柱香,然后开始往杆子上挂纸幡,同时,鞭炮齐鸣,传遍方圆。

旋鼓

端午节的旋鼓,是端午节活动中最隆重的。《后汉书》记载:“豲,古代少数民族,其居区为道”。因此,武山古称豲道。在夏、商、周及春秋时代,武山为戎、羌部落所属。武山旋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长期农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武山渭河沿川,各村都有旋鼓队,尤其是滩歌镇的旋鼓队,将武山旋鼓发扬光大,扬名省内外。2008年6月,武山旋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衬衣、黑裤子、麻鞋,就是旋鼓舞的标配打扮。随着铿锵有力的铜镲声,两列队伍左手持鼓,右手挥鞭,踏着鼓点入场了。在铜镲的指引下,两列鼓队,一会儿首尾相接,围成圆圈;一会儿相对而站,敲鼓相迎。渐渐地,铜镲节奏变快,鼓队也随之加快步伐,小跑起来,边跑边击打鼓面。矫健的步伐,翻飞的鼓面,雨点似的鞭子,令人眼花缭乱。整个场地上,尘土飞扬,两列鼓队如两条飞龙在云雾中穿梭。突然,铜镲声中,鼓队用劲敲几下鼓,鼓声震天。接着,挥动几下鼓把上悬挂的铁环,清脆悦耳。最后,鼓手们一起大声呐喊,喊声响彻山野。正是旋鼓者气壮山河,看鼓者热血沸腾。

端午节旋鼓的高潮是“点高山”活动。端午节的晚上,全村人都会集中到山神庙前。庙前的空地上,早已准备了一大堆麦草,谓之“高山”。夜色中,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再次开始旋鼓表演。顿时,鼓声隆隆如雷响,大火熊熊映红天。鼓声中,人们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直到“高山”燃尽了,人们还不愿离去。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一次不约而至。家里不再煮甜醅子了,粽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物。羊皮鼓挂在墙上,被厚厚的尘埃所覆盖。然而无数次在梦中,我回到故乡,回到儿时的端午节,津津有味地吃着母亲煮的甜醅子,举着羊皮鼓在麦场上纵情狂奔。空中飞舞的五彩纸幡,摇曳在门窗缝隙中的柳枝,一切如此清晰,让我流连其中,无法自拔。

□令军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