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初遇中山桥

□摄影 铁血击空

来兰州之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先去黄河第一桥看看。火车一路钻洞子过山腰,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兰州西站。下车打听了下,就直奔137路车站而去。

到中山桥车站下车,远远地就看到一座气势磅礴的黑色铁桥,如同一道长虹,横跨于黄河之上,雄伟厚重,颇有气势。在车站旁的报亭买了一份《兰州日报》,一份《兰州晚报》,付钱的时候,顺便问了下卖报纸的大姐那座桥是不是中山桥。大姐说,那就是中山桥呀,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打卡”,现在都成了网红桥了。听了大姐的话,我忍不住会心一笑,快步穿过马路走了过去。

走近了,才发现在铁桥南侧的桥头处,矗立着一块刻着“黄河第一桥”的古老石碑,很多游客都在此停留,与这块石碑拍照留念,我也不能免俗,过去和石碑合了个影。

虽然天很冷,但因为是周末,游客还是很多。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整座桥用钢架结构牵拉,弯成半月的形状,又似雨中彩虹,别有韵味。桥两侧有扶栏,“旁便徒行,中驰舆马”。桥面很宽,不时有几个孩子跑过去,但大多数的游人都在闲庭信步,慢慢欣赏桥上和两岸的风景。桥的两端建有牌坊,上面的横匾上分别题有“三边利济”“九曲安澜”的字样。眼前是气势雄浑,磅礴大气的铁桥,脚下是浩浩荡荡的黄河水。一时间,古老的黄河与古朴的铁桥,一个吟唱,一个倾听,一唱一和,仿佛在带领游人进入那段悠远的历史。

黄河的凶险古来有之。李白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写到“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如在眼前。而流经兰州市的这段黄河更是水流湍急,波涛汹涌,险滩密布。当时在兰州流传着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可见横渡黄河之艰难。老百姓要过黄河,简直是难上加难。

史料记载,“黄河八千里,自西往东,行者均以舟渡”,民间也有俗语说“天下黄河不架桥”。以前,黄河两岸的人们渡河的主要工具便是木船和筏子,在惊涛骇浪之中,人与船筏如同蜉蝣一般渺小,随时都有可能葬身于急流暗礁之中。有时候人们也会借助冰桥过河。“欲渡黄河冰塞川”,据《重修皋兰县志》里记载,“兰州黄河结冰以夜,其开亦以夜,冰既坚,状如积雪填于巨壑,嶙峋参差,不复知有河形,处处可通车马,欲名冰桥。”实际上,这种冰桥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为军防因素,也为了方便人们通行,明洪武年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建了一座浮桥,后来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到了明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据明人徐兰的《河桥记》记载,杨廉在黄河之上造大船28艘,以3艘备用,将25艘用绳索连接,船下以石鳖固定,船上加盖木板、栏杆,并在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以铁链将浮桥固定。整座浮桥“随波升降,帖若坦途”,极为壮观。

据说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留下来的3根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人称“将军柱”。柱子上刻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可惜没有时间去看,也算是留了个遗憾。

这座镇远浮桥,既满足了军事需要,也成为西域和西北各省来往的要道,是二十世纪前兰州“控扼冲要,道通西域”的重要关隘,人们称赞它为“边缴之要津,千古之伟观”,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黄河的冬天通常是万里冰封,浮桥难以常年使用,每年都要冬天拆掉,夏天再建,很不方便,所以后来清政府就耗费了巨额银两,与德国商人签订合同建造铁桥,所有的建造材料均由德国提供,并提出了“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的条件。当时交通极不发达,所有的桥梁材料都是由海路运来我国,在天津登陆,再经铁路运到河南郑州,然后再用骆驼、大轴踏车等运输工具送到兰州。当年繁忙而艰难的运输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此刻站在桥上,对面的白塔山上亭台楼阁,隐约可见,古香古色,颇有仙雾缭绕之感。河的两岸植被茂盛,到了春天,“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景色应该极美。时值隆冬季节,这种花红柳绿的景致也只能在脑海中品味一下了。

建桥初期,由于路途遥远,运费相当昂贵。史料记载,陕甘总督长庚就铁桥工程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称,铁桥“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这些费用中,据说运费就有14万两之多,令人咋舌。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这座桥改名为“中山桥”,并在桥南头的牌楼上挂上了牌匾,一直沿用至今。风雨百年,中山桥依旧在湍急的流水之上安然伫立着。作为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永久性桥梁,这座“千古黄河第一桥”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正如当年甘肃巡抚齐世武在《天下第一桥记》一文中写道:“黄河历雍豫以至于海,皆无梁,惟皋兰有,绵亘黄河上游,其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无疑。”浩浩历史,渺如烟云,而中山桥则成为其中一颗闪亮的珍珠。

走到桥尾,回首望去,桥身与人流重叠在一起,时光与历史重叠在一起,我的记忆和兰州的气息重叠在一起。

□肖任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