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2日
         下一篇

为故乡撒播文化种子

——赵燕翼解放初期在古浪

2010年,赵燕翼获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1949年9月,赵燕翼投身革命,加入解放军一野一军文工团,进驻青海西宁。就在他展示文艺才华,服务于革命时,艰苦的军旅生活使他肺结核旧病复发。1951年春天,他告别战友,回到家乡古浪,进行治疗调养。

赵燕翼的疾病刚刚好转,他就盘算为故乡做些事情。解放初期的古浪,绝大多数人处在贫困线上,他们没有文化,不知道剥削、压迫,“不求吃好,只求拌汤馓饭吃饱”。要想改变贫困落后,首先要教育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他想在县城创办一个书店,向群众传播文化知识。这些想法得到了县长杨隆凯和其他领导的支持。

四五月间,书店开张了。初期,店名为“古浪普及文化社”,书店主要经销政治、文艺、大众通俗读物、领袖像、宣传画等,还兼售文具用品。解放了的人民群众,家家都从书店“请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贴在自家墙上;辛安亭的《新三字经》《日用杂字》,还有本省高旭华编写的《妇女三字经》《庄稼杂字》,成了“识字班”、“冬学”的教材和农民文化普及读物,书店进多少货,就卖出多少,深受农民读者欢迎;《土改工作手册》,是土地改革法令、政策的文件汇编,是土改工作团成员和每个干部、教员,必备读物,也是当时书店最抢手的书籍之一;小学生们随口朗颂着“好娃娃,在家庭。帮大人,做事情……”走进入书店,买他们心爱的连环画,或者五百元(旧币。一万元折合新币一元。五百元即新币五分)一支的“皮头铅笔”、三百元一包的“墨水精”;干部、教员们进店挑选的是一万二千元上下的“自来水笔”,那是他们“公干”和“文化人”身份的时髦标记和最方便的书写工具……这爿书店的成立,给古浪县城带来了一股文化的春风和绿色。

“近水楼台先得月”, 书店给我也带来不少方便和获益,读小学的我,自由地在书店翻阅喜欢的“小人书”,还陆续读完了《新儿女英雄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平原烈火》等大部头小说。寒暑假,家务活忙不过来的时候,为完成“每天写一篇日记”的学校要求,就从书店抓一本读过的连环画,把扉页的“内容提要”抄在日记本上,老师表扬我“写得简明扼要”,我则暗暗庆幸“作弊”没有被发现。他给我了一本《小学生字典》,它成了我读书学习的利器。

赵燕翼和店员施文理,利用节日或开群众大会的时机,背上领袖像和通俗读物书刊,到“八里营”等周边村庄,搞“文化下乡”,受到了农民群众欢迎。他还把书店的经营活动,写成了一篇通讯,刊登在《甘肃日报》上。书店业务在逐渐壮大,他主动与省、专区新华书店联系沟通,1953年五六月间,“古浪普及文化社”办理业务移交手续,“新华书店古浪支店”正式成立,他成了第一任经理。不久,他奉调前往甘肃省新华书店,稍后,又被调入了甘肃省文联。

赵燕翼在搞好书店业务的同时,还发挥他的绘画专长,为家乡服务。他用了七八天时间,在进县政府大门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毛主席巨像,得到了县上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他还和文化馆的姚法舜一起画出了几十张《美帝侵华百年史》漫画图片,图下配上解说文字,在城乡宣传展出,收到了良好效果。有时,他在文化馆的黑板上写短文或当地的“新鲜事”,并配上插图,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群众走过,往往驻足浏览,不舍离去。

此间,赵燕翼还组织县城的一些干部、教师、市民、中小学生排练、演出现代戏。担任导演,他不但给演员说戏、排练,还要帮文化程度不高的演员背台词、学曲谱。排练时间是每天晚饭后,排练地点在县政府的大礼堂。在排戏的日子里,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到书店,处理未完的业务。这些戏剧在县城和乡下演出,起到了提高群众思想觉悟,教育人民的良好作用。

演出的大型戏剧《穷人恨》和《血泪仇》是马健翎的红色经典剧作。歌剧《王秀鸾》所表现的是处于抗战特定历史阶段的妇女形象。剧作重点刻画了王秀鸾勤劳、贤惠、刚毅的性格。她既是晋察冀边区的劳动模范,又是模范媳妇,表现了解放区妇女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族妇女的勤劳、善良、坚毅的美德。还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眉户剧《夫妻识字》等剧目的演出,对提倡“劳动致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施行《新婚姻法》以及“扫除文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些剧目的排练和演出,给古浪培养了一批业余戏剧演员和爱好者。也极大地活跃了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此间,赵燕翼还结合当地实际,写过几个地方小戏。其中一个配合“反对美帝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小戏《讲究卫生》最有影响。戏剧一开始,主人公老李(小学校长王玉琪饰)一段“咱老李,卖面皮,古浪城里数第一。面皮子精,面筋香。辣子红红芥末黄,青蒜陈醋都调上……价格便宜五百元,味道不香不要钱!”快板表白和当一个死苍蝇在顾客碗里出现时,他大言不惭地说:“姑娘,这有个啥里?苍蝇也是个‘飞禽’嘛。”这个动人戏剧形象和活泼的语言,把一个不讲究卫生,卖面皮的小市民,活脱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那时,他在晚饭后,也给识字班的学员们上课。识字班就设在书店院里,采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进行教学,他把书店里出售的《看图识注音符号》的画片,贴在墙壁上,先教学员们学会注音符号,再教拼音方法。教给学员的拼音方法歌诀是“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ba(应为注音符号)拼成‘爸’,ma拼成‘妈’。若是‘三拼音’,先拼一二音,再跟三音拼,shu拼成‘书’,书ang拼成‘双’。”依照拼音读识汉字,逐而达到“会拼、会读、会写”。后来这些学员转入“民校”,直至毕业。一些成绩优秀者,被选拔到供销社等单位,成了国家职工。

如今,古浪新华书店仍然屹立街头,一些老人,也常常向后辈们叨念起赵燕翼当年在古浪县城办书店、写戏、排戏、教识字班的事情;儿孙们也谈起读赵燕翼小说、童话的趣味——赵燕翼辞世近十年了,人们没有忘记他。有他美好的著作存世,人们就永远忘不了他。

□赵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