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近日走访了位于天水南路的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58年,2001年并入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随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加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建院六十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一所具备跨行业、跨区域、多层次、全方位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
据公司科技部工作人员王强介绍,公司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甘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具有独立的境内、境外经营权,拥有冶金行业、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等多项甲级资质及建材行业、市政公用等乙级资质,公司旗下的甘肃蓝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工程监理综合资质。
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兰冶院公司审时度势,于2012年做出了科技兴院、创新强院的战略决策,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十年来,经过兰冶院公司全体员工的凝神聚力、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基本完善,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截至目前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各类科技进步奖53余项,完成科研项目120余个,公司主编、参编国家、地方标准近30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同时,已建成甘肃省尾矿处置行业技术中心、尾矿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陈天镭劳模工作室、城市矿产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第一分中心、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机构等13个研发平台。
经过十年发展,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入,科技工作不断登上台阶,科技成果已走出公司,向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冲击。如公司实施的生态型尾矿库关键技术研究是甘肃省2021年科技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之一,旨在解决尾矿库的环保问题,避免对江河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项目的研究符合“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得到甘肃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
除此之外,公司主持的“生态型封闭旱厕”项目是2021年度兰州市重大科技专项,为美丽乡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废旧印刷电路板处理技术”采用顶吹式熔池熔炼炉,在广东贵屿转化成功,项目整体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真正实现了电子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废弃电路板处理和当地环境治理问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公司设计的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150万吨/年采选项目成功打造出国内一流、机械化水平高、自动化控制先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绿色旅游矿山,具备“四高五新”的特点,即:目标定位高、设计标准高、技术水平高、环保安全保障高;理念新、设计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新。该项目已获得国家绿色矿山一等奖。
王强告诉记者,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公司将继续鼓励创新,坚持多元化管理的协同创新,为我省的科技创新工作添砖加瓦,继续推动技术进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