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蓝领”干成“金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方大炭素重视人才,牢固订立“师带徒”制度,通过“严师带高徒”,铺就青年成长“速成路”,培养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搭建技能提升的“专用梯”
梁国权是方大炭素压型厂机械技术员,入职以来,在师父陈生惠的带领下,学习设备工作原理、各类设备台账管理、点检和润滑的注意事项。
在师父的带领下,他以最快速度融入生产,迅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他引述师父的话说:“作为一名技术员,要有对工作的思考,对事业的担当,立足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同样如此。”
方大炭素搭建技能提升的“专用梯”,推行“师带徒”人才培养,通过“师傅”的传、帮、带,让“徒弟”少走弯路,更快成长成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实践当中,梁国权跟着师父从观摩更换振动成型机模具,到参与小改小革再到参与大修项目的设备“解体”,每一次的“实战”是锻炼,更是成长,都让他本领迅速提升。
他说:“师父传授的不只是技能和经验,更是一种职业精神,传出了智慧,帮出了成长,带出了文化,亦师亦友,我要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不惧困难,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霞蓉大学毕业后,入职方大炭素,成为该公司石墨化厂电气技术员陈红红的徒弟。
这个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在师父的带领下,认真钻研电气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公司降本增效、小改小革及精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经过两年时间的锻炼,已成为石墨化厂电气方面的技术骨干。
方大炭素党委书记徐鹏介绍说,该公司在新员工中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尤其针对年轻大学生。通过师父徒弟结对子,突显教学相长。
这样一来,师父和徒弟,在自学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一对一的形式,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师父的职责和义务,师父对徒弟“量身定制”技能提升培养规划,把优良作风、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经验传给徒弟。一批批新员工,在优秀师父的悉心指导下,快步走上技术骨干岗位,在一线生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师霞蓉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努力学习,争取成为电气设备方面的行家里手,更好的服务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方大炭素精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强化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充分激发员工的动力活力,致力于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员工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踩在师父的肩膀上长翅膀”
“师父,在磨粉过程中,怎么做到保证粉纯稳定?而且保证粉纯合格率呢?”徒弟问。
“勤看、勤摸、勤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步做到对生产的粉子心中有数。”师父答。
面对工艺问题,徒弟积极问,师父乐意教。在方大炭素,“师带徒”形成了一种风尚。师父把工作现场当“课堂”,把工作问题当“教具”,对配料、焊接、加工等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边操作、边示范,倾囊传授。该公司让年轻人“踩在师父的肩膀上长翅膀”,通过“师带徒”定责任、定奖罚等措施,让徒弟学到“真功”。
方大炭素加工厂厂长辛向东介绍说,新员工分配到班组后,由班长指定业务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老员工进行带,并签订师徒协议,明确要求师父主要职责是“带观念、练作风、传经验”,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新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新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业务综合素质。
据介绍,该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徒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可与“结对师傅”一同接受表彰奖励。反之,徒弟违反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师父也要受连带责任。这样促成师傅精准帮,徒弟进步快。该公司青年员工通过“师带徒”,搭上了技能提升“快车”,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特约记者 康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