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0日

“品质教育”激荡起教育改革的澎湃春潮

榆中县多元样态绘就新时代教育品质蓝图

9月6日,随着新学期开学,榆中县一批新建校(园)也一一亮相,其中备受关注的榆中崇文实验学校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顺利开学,在新学期揭开了神秘面纱。该校是榆中县倾力打造的面积最大、校园最美、功能最强、理念最新、师资最优、服务最好的一所高品质公办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199亩,总投资超过5亿元,总建筑面积77690平方米,包括高中36个班、初中24个班、小学48个班,可提供学位5160个。学校环境优美,花园式打造,到处名木葱郁,绿草如茵,依托优质教育资源的力量,推动榆中教育向高质量迈进。

近年来,榆中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全社会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先后投资近10亿元,圆满完成“全面改薄”六大目标任务,提前一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新建幼儿园21所、小学1所、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十二年制一贯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56所,共新增学位1.6万余个,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尤其是今年以来,榆中教育立足新起点,大步迈出新步伐,突出开展“五型机关共创、和谐校园共建、校长引领共进、教师素能共提、五育融合共促、家校协同共育”等六项工作,全力打造“品质机关、品质学校、品质校长、品质教师、品质学生、品质家长”,进一步创品牌、强特色、树标杆,力争把榆中教育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质量一流的区域教育高地,跻身全省教育强县行列,全力打造高品质教育发展样板。

教育公平与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这两年来,榆中县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容增量,特色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多点开花,2021年榆中县恩玲中学荣获市级示范性高中教育质量二等奖,榆中师范学校荣获一般高中教育质量二等奖,榆中县职业教育中心荣获职业教育质量优秀二等奖,榆中六中、榆中九中、朝阳学校、周前学校、小康营学校分别荣获2021年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清水学校、和平中学、榆中七中分别荣获初中教育质量进步奖,文成小学、一悟小学、博雅小学、马坡学校分别荣获小学教育质量优秀奖,县幼儿园、夏官营中心幼儿园分别荣获学前教育质量优秀奖。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国家级第八批公共服务(教育)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修“五行”品质,突出五型机关共创,致力打造品质机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放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是重中之重,2022年伊始,榆中教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再下功夫,通过共创“五型机关”,致力打造品质机关,全面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品质发展。

“勤学慎思”,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

为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勤学、善思、实干,不断提升机关干部政治能力、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在打造品质教育进程中,榆中县教育局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形式,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导学、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干部常态化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通过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度提交一份学习体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学习笔记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学习效果考评,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持续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依托继续教育、宣讲报告会等平台载体,融合开展机关岗位练兵、技能比拼等活动,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民服务”,创建服务型机关,争当服务型干部

为提升教育系统优化服务意识,榆中县教育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全面做好教育政策咨询、接访答复等工作,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秉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座位、一杯热茶、一声再见为服务标准,建树良好教育服务形象。进一步发挥“大党委”“社工委”等平台作用,组织机关干部到社区报到,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思想宣传等援助工作,构筑基层治理“共同体”。

“开拓进取”,创建创新型机关,争当创新型干部

创新重在实干,榆中县教育局坚持把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道德讲堂、文化沙龙等多项载体,进一步提升机关文化内涵、激发干部干事热情。定期开展“我为教育献一策”“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引导干部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营造人人都是创新主体、人人共享创新成果的浓厚氛围。探索实行干部积分制管理,鼓励“挣分”,公正“打分”,公开“亮分”,切实用积分晾晒工作实绩、考量干部优劣。大力推行“互联网+”行动,创新线上受理咨询事项、解读教育政策等工作,提升教育服务品质。

“务实笃行”,创建效能型机关,争当实干型干部

自创建“五型机关”以来,榆中县教育局就铺开了创建效能型机关的美丽画卷,为榆中教育系统描摹出一抹最艳丽的颜色。通过抢抓政策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推行机关工作行事历,全力加快“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地落实。全面落实机关工作“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坚决整治“慵懒散浮拖”顽疾,着力强化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工作效率。探索建立干部交流任职常态机制,安排机关干部多岗位锻炼、多渠道成长,打造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过硬的复合型干部队伍,确保教育工作想必干、干必成、成必优。

“清廉守正”,创建廉洁型机关,争当廉洁型干部

清正廉洁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既是为政之德的内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保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迫切需要。在当今时代,在教育系统打造清正廉洁型干部尤为重要。榆中县教育局通过常态化开展廉政党课和廉政专题讲座,每年召开干部警示教育大会2次以上,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切实筑牢干部廉洁思想堤坝。紧盯基建投资、师德师风、招生招录、职称评聘等关键环节,坚持关口前移,突出事前预防,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拧紧干部“纪律发条”。依托驻局纪检组,将干部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党员干部立体化、全范围、全时效监督管理,阻断权力向八小时外转移。

树“卓越”品牌,突出和谐校园共建,致力打造品质学校

今年以来,为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进程、落实“强省会”战略、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榆中教育结合实际制定了《开展“品质教育”建设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全县教育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榆中教育精神,凝练榆中“品质教育”内涵,补齐资源短板,改善办学条件,争创“一校一品”,做强每一所学校,培育教师队伍,建成一流师资,各学段教育高品质推进。

强化党的建设,筑牢育人堡垒

近年来,榆中县各学校已完成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了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通过规范理顺各学区、县属中小学党组织设置,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在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抓细发展党员、换届选举、党员培训等基础工作,抓严党务公开、民主集中、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立足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力争每年创建10所党建示范校,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廉洁文化品牌,力争每年创建5所清廉示范校,系统服务“清廉兰州”建设,切实筑牢教书育人坚强堡垒。

强化一训三风,营造育人文化

学校品相是学校高品质的外在表现,它包括学校校园环境、硬件环境和师生精神长相。榆中县和平学区苑川中学作为一所异地重建学校,力行环境育人,润泽生命成长。学校分年度、由内到外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合理推进校园布局。开拓校园农场落实劳动教育,联系名校开辟教学成长空间;购置安装先进教学设备,拓展学校教育资源;注重党员活动室和校史馆的建设,点滴中推进校园文化气息的培养与传承。两年来,榆中县通过巩固“五化三园”建设成果,大力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硬化、靓化建设,着力打造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强化制度保障,完善育人机制

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统筹推进“五个一”工程,实现全县中小学“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强化学校民主管理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校委会、教代会、家委会等管理决策职能,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将各级各类学校制度建设、落实情况等纳入年度绩效评价,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强化硬件基础,夯实育人根基

一所品质学校,其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教书育人的根基。“十四五”期间,榆中县教育局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在和平地区中心区域新建小学、九年制学校、公办幼儿园各1所,新增学位3600个,着力破解“学位缺”“入学难”难题。谋划启动新建县第四小学,新开办翰林院、悠山郡等小区公办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2400余个,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成县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苑川中学学生宿舍楼及教师周转宿舍,改扩建和平小学教学楼和一悟小学综合楼,迁建完成县特教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投资1700万元,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为高品质教育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强化学校资产管理与处置,盘活闲置校产资源,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高标准推进崇文实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实现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管理智慧化、教学资源共享化。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强化特色引领,优化育人格局

据悉,根据榆中县教育局统一部署,去年8月,榆中四中进行了布局调整,以中连川小学“踢球做人、习惯育人、学习过人”的教育理念升级定位,将北山片区各学校文化有效融合,以“韧”文化为人之心脏,以“孝善爱”文化为人之头脑,以“土豆”和“百合”文化为人之双手,以“柠条”和“足球”文化为人之双脚,主抓足球训练普及、足球特色教育、足球靓丽文化、足球模式推广。学校现有6支足球队、5名教练、1块足球场,分年龄段进行科学训练,每天下午放学训练一个半小时,在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确保孩子们健康、特色发展。据榆中县教育局副局长谈应峰介绍,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深度推进《榆中县足球强县战略实施方案》,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校园足球影响力、品牌力节节攀升、日益增强,已成为榆中教育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彰显榆中影响力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要素。

强化校园安全,守好育人防线

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逐校逐班建立安全包抓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层层靠实安全管理职责,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巩固提升校园安防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中小学护学岗设置和专职保安人员配备“四个100%”建设成果,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深化安全教育“11530”模式,强化校园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实行校园安全重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五项制度”,防范和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锻“担当”领导,突出校长引领共进,致力打造品质校长

构建和提升学校品质,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而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则是品质教育的主体。因此,榆中县教育局把锻造“教育家型”校长作为品质教育的一项特殊工程,突出校长引领共进,致力打造品质校长。

锤炼忠诚担当本领,做政治过硬校长

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始终把坚定信念、坚强党性寓于党的教育事业之中,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锤炼示范引领本领,做品德高尚校长

始终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定不移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当好师德师风表率,当好全校师生楷模。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将毕生精力与智慧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办好办优人民满意的教育。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落实教学任务要求,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80课时,副校长每周上课不少于4节、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80课时。坚持把关心关爱教师作为学校发展头等大事来抓,着力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职称评定、加强待遇保障,努力提升教师职业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锤炼管理决策本领,做业务精湛校长

依托校长发展学校集中研训、优秀校长深度研修等项目带动,完成新任中小学校长累计不少于300学时的任职资格能力培训、在职中小学校长每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的提高培训、中小学德育校长每五年累计不少于50学时的专题培训,持续提升校长管理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通过教职工大会或其他方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坚定不移走内涵式、精细化学校发展道路,全面加强教学、安全、后勤等基础性工作,以高效管理保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顺应新时代高品质教育,打造高品质学校,校长应该由教学与质量的一般保障者转变为课程设计师。这样,课程便成为学校教育价值和意义实现的主要内容与载体。”杜永鹰就如何锻造高品质校长说,“教育家型”校长一方面需要通过国家课程的坚定执行,以实现教育的国家意志、情感和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应该由制度和规范的一般建设者转变为学校文化引领者;是由关注技术与事务的“教育看护”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导航人;更应该是由教育、办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富于理性的“思想家”。

锤炼改革攻坚本领,做治校有方校长

榆中县教育局高度聚焦全县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探索实施,勉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争做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职业化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在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过程中,更新教育评价理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学校不同岗位教师分类评价机制。积极应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困难,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大胆实践,创新方式方法,争创办学特色,争当一流名校长,以新举措、新思路和新作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深入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教学”能手,突出教师素能共提,致力打造品质教师

优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近年来,榆中县新时代的优秀教师通过不断修炼躯体,滋润心灵,涵养精神,达到教育的三重境界:优秀教师要对教师职业、对培育学生有一个正确理解,有一个美好愿望;优秀教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经磨炼,永远无悔;优秀教师幸福之所在,就是看到儿童的成长、看到孩子的未来,教师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狠抓师德师风,提高职业道德

德者,师之本也。近年来,榆中县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师德评议考核制度、开展相关活动等方面为核心,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并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和师德不良记录台账,严明从教纪律,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引领全县教育系统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

特别是在品质教育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榆中县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五师四有”主题活动,坚持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选先的首要要求。健全师德宣传、教育、承诺、考核、监督、奖惩一体化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涵养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通过压紧压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师德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至少开展1次师德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双十”工程,遴选建设10所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发掘10位师德楷模,弘扬典型事迹,讲好师德故事。

实施全员培训,赋能专业成长

榆中县教育局在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中,健全完善培训体系,构建中小学培训专家库,培育壮大教师研训工作团队。组织开展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专项能力培训,创新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传帮带活动,强化“三字一话一课”等教学基本功训练及评选,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专题学习培训,着力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加大基层教师培训提升力度,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次送教下乡活动,助推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增强教师信息化应用和教学创新能力。

加强教研教改,构建高效课堂

5月7日,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榆中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第二季度送教下乡及教学视导活动。在苑川中学,活动以同课异构、智慧碰撞的模式展开。来自朝阳学校的教师赵聪超和本校教师窦翠翠共同执教英语课;来自榆中六中的教师张文翰和本校教师王天军共同执教物理课。课堂上,几位教师精讲多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紧紧围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主题,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将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优化梯队管理,建强名师队伍

探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生态。完善选拔、培训、使用和退出机制,常态培育“三名人才”30名,由“三名人才”负责培养梯队校长、教师和班主任300人,着力打造省市县三级“三名人才”队伍。以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力量,以“情境教育”“新教育”等实验项目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为补充成员,着力打造600人规模的学科齐全、年龄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学骨干队伍。从“三名人才”乡村二级工作室及省市级乡村骨干教师中,选拔100名优秀乡村教师作为培养对象,着力打造乡村教育领雁人才队伍。从市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优秀成员以及市县级优秀班主任中,选拔300名潜力班主任作为培养对象,着力打造班级管理领航人才队伍。

培“上进”学风,突出五育融合共促,致力打造品质学生

好学者胜,善学者强。

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在反思、创造、坚持中持续前行的事业。正如202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考入清华大学的赵泊雅同学所说,高考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为高考拼搏的过程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希望下一届毕业生能够坚定信念,为理想放手一搏,辛勤的汗水终将化为锦绣的前程。

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心灵美好、心理健康的“黄河少年”。发挥学科德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政课和学科德育建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持续开展“美德之星”“新时代兰州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努力培养更多立志报国、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对标“六好”标准,加大文明校园、德育星级校创建复评力度,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挖掘县域本土德育资源,致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

完善智育体系,提升智育水平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探索因材施教和有效学习实践路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化中小学实验教学和科创教育,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室、STEAM教育种子校等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着力打造“航模飞出希望”名片。系统推进“双减”工作,强化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纳入中小学绩效评价范畴,推动“五项管理”从普遍共识走向有效行动。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加强督导职能,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相结合,采取“四不两直”、交叉督导等方式开展教育督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体育教学,打造特色名片

体育教学是榆中教育的特色名片之一,通过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榆中县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多维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动心灵美好、心理健康“双心”工程,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辅导室与特色校创建力度。深度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合理统筹大课间、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时段,开展丰富体育训练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以全县24所试点校为引领,深化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全员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完善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比赛体系,畅通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通道,选拔优秀运动员组队参加省市级比赛,打响“足球踢出健康”名片,巩固提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成果。

拓展美育路径,丰富美育内容

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充分发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专业活动场所美育优势,推动美育教育活动多样化、场所特色化、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化。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统筹师资场地资源,增设剪纸、书法、器乐等特色课程,组建舞蹈、绘画、摄影等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具有校园特色和贴近生活的美育活动,使学生学会1-2项受益终身的艺术特长。全力打造“合唱唱出素养”名片,班班成立合唱队,校校组建合唱团,一体化推进校园合唱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加强美育师资建设,鼓励美育教师走教,吸引优秀文艺工作者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开发丰富美育校本课程,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格局。

开展劳动实践,强化劳动教育

据了解,为了强化劳动教育,榆中县教育局成立了全县劳动教育实践中心,组建劳动教育实践中心专家团队,负责基地建设、课程研发、组织管理、活动开展等工作。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挂牌6-8个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教室,分年级开辟种植养殖区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劳动教育体系,通过组织校园劳动、布置家庭劳动任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等多种形式,保证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学生不少于3小时,学生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结合劳动节、劳动教育宣传月等关键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良好劳动品质。

凝“合力”育人,突出家校协同共育,致力打造品质家长

近年来,榆中县教育局通过积极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建设,基本实现了家校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树立正确导向,增进育人共识

榆中县教育局在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积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特别是聚焦“双减”“五项管理”等重大教育政策推进落实上,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直面家校共育新形势,主动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丰富指导内容,优化指导方式,提升家长沟通教育能力,着力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难点问题。

在“双减”与“五项管理”工作精神的指引下,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结对“手拉手”一体化工作,文成小学与天津芦台二小、东乡县汪集学校、甘草学区、新营学区联合开展了以“‘双减’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为主题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多方位实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标。本次“手拉手”一体化联合办学活动主会场设在文成小学,同时在天津芦台二小、东乡县汪集学校、甘草学区、新营学区设分会场,文成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张燕、刘小娣两位教师将带来整本书阅读观摩课。课前,在教学研究中心的组织下,文成小学二年级语文组教师陆续开展了整本书阅读课教学策略的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从课型选择、作品解读、整本书内容选择、教学流程创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探讨。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生发展自身兴趣、合理分配时间等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正好与榆中县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养成教育行动计划”相契合,如今,‘双减’与‘养成教育’相辅相成、双向赋能,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孩子播种下美好未来。”杜永鹰告诉记者,“双减”不是让学生不写作业、不考试,而是围绕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加减法。“双减”既要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学生的课业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增加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搭建交流平台,畅通育人渠道

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家校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家校共育大讲堂、知识讲座等活动,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咨询服务。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网络直播活动,讲授科学共育理念方法,扩大家长受益群体。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遴选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优秀家长代表,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凝聚家校共育强大合力。畅通家校经常性沟通渠道,依托QQ群、微信群等平台媒介,开展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家庭等多向交流联系,构建多维家校共育协作体系。

丰富活动载体,凝聚育人合力

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为契机,组织家长学生积极参与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亲子沟通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实施家长志愿者公益体验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交通疏导、课后服务等工作,拓宽家校沟通路径,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定期开展优秀家长评选表彰,不断提升家校共育实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校共育体系,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干预机制,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在文明实践、防疫抗疫、公益宣传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总目标。

纵观这一年来,榆中县教育局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新开办翰林院、悠山郡、紫御华府、万象公馆、万科时代之光等小区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园位1100余个;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逐步实现县职业学校独立办学,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破解特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迁建完成县特教学校,全力打造标准化特教学校;破解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分类、分步、分区域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破解县城外县属中小学生源不足、发展艰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盘活闲置教育资源;破解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出台教师职称评优、激励表彰政策,有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见证着榆中教育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榆中教育以奋勇拼搏、争当表率的姿态,跑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

发展不止步,奋斗无穷期。站在新时代的崭新起点,榆中教育逐梦前行,启航了品质教育新征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金江运 摄影 张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