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0日

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写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唐志诚

李金平

张有贤

王健

张琳

周俊林

金立新

张继

牛芬菊

李军

潘艳芝

胡冠芳

杜文涛

强力

窦晓利

马沛

何蕊芳

赵环昱

郭鸿儒

孙小伟

贾忠

杨帆

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2021年以来,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倾心尽力、踔厉奋发,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展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兰州日报社共同推出2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展现他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在系统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重振兰州辉煌中建功立业,在“强科技、强省会”行动中忠诚担当,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唐志诚:

喜好“催化”环保产业发展

唐志诚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工业催化课题组组长,兼任中国稀土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先后入选兰州化物所“特聘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中组部“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中科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甘肃省级重点人才,并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同时,还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0人,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

唐志诚长期从事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他所带领的工业催化团队已实现多项环保催化剂的产业化。作为项目负责人,唐志诚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STS项目、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兰州市科技重大专项、企业委托合作项目等40余项课题,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唐志诚是我国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的主要研发者和推动者。在与北方稀土集团下属内蒙古希捷环保公司合作开展的稀土基中低温脱硝催化剂关键技术研发中实现了产业化。建成了年产12000方的稀土基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催化剂产品正在包钢集团焦化厂进行工业侧线应用。2020年,唐志诚及其团队率先开展板式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的研发,已完成催化剂粉体工业化生产,目前正在有关企业进行工业化试生产。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二噁英催化氧化消除催化剂的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并与皋兰县的甘肃金创绿丰环境技术公司就危废焚烧二噁英催化氧化消除催化剂进行技术合作,以有效改善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

李金平:

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

李金平是兰州理工大学教授、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先后入选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人才扶持计划”创新团队、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团队、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方向团队等团队计划。李金平还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青年科技奖、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金城首席科普专家等荣誉。

多年来,李金平作为创新团队负责人,秉持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先后承担了尾菜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研发与示范、空白学科领域团队和平台的创建与发展壮大、科普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等科研项目,并取得了突出成效。其中,尾菜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项目使甘肃省尾菜处理利用率达39.5%,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件,制定颁布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90篇,出版专著1部,项目组举办培训班2275期,培训人员28万人(次)。项目研究成果的社会公益特点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项目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优秀奖各1项。

创新团队还先后承担了国家 “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任务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个人与团队)、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等80余项纵横向项目,拥有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混合原料恒温厌氧发酵实验室、水合物法净化和存储生物天然气实验室、干旱区沼肥-水-土协同作用机制实验室和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中试基地,拥有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平台。

张有贤:

高标准建设兰州新区化工产业园区

张有贤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主任,兼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从2018年1月起,作为项目负责人,张有贤教授及其团队筹划、协助建设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并确定了兰州新区化工新材料、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三大发展定位方向。

在此过程中,张有贤围绕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的发展先后主持编制了《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研究报告》、《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承载能力评估认定技术报告》、《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十项重要的技术报告,以高速、高效、高标准建设兰州新区化工产业园区。同时,制定了包括《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招商手册》、《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禁限控”目录》、《精细化工招商引资合同(范本)》等十项制度规范,构建高效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推动了化工园区企业的快速落地和建成投产。

目前,兰州新区化工产业园区累计开工项目达到116家,52个项目建成试生产,24家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标准,2021年完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为兰州新区实现千亿级化工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健:

植保专家 情系“三农”

王健是兰州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兰州市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入选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兰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22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受聘为兰州市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兰州市专家咨询服务团成员、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组成员、兰州市科技局“科技帮扶专家”,是多年痴心农业一线的植保专家。

其实,王健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农业农村系统家喻户晓的老植保专家。多年来,他主持和参加甘肃省和兰州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项目3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星火三等奖1项,中国科协和国家经贸委优秀项目组织奖和成果奖各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出版《甘肃省农田杂草与化学防除》和《球根花卉主要病虫害防治》编著2本,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翻译和发表科技译文15篇。编写《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规范》和《无公害蔬菜肥料使用规范》强制性标准、编写18种蔬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行。

同时,王健还被聘为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甘肃省广播电视厅联合主办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每年参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节目“金色田野”约20期、参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12316直播约60期。参加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接听和回答农民的咨询电话,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2018年节目开播10周年,还被评为优秀专家。

参加兰州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工作后,王健还积极帮助永登县金嘴村、七里河区石板山村、兰州市迈绿达农产品公司、榆中沛绿专业合作社等四个老科协专家工作站的技术服务,帮助榆中县沛绿养殖合作社做好残疾人的培训工作,参与兰州市科协和兰州市关工委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2018年被兰州市科协评为优秀会员。

张琳:

认真做事 清白做人

张琳现任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琳爱国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践行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作出卓越贡献。

他高标准,严要求,创新管理促发展,带领公司技术研发团队,技术创新持续加强、产能稳步增长,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甘肃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研发能力,扩大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在工作岗位上,张琳始终以廉洁从业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履职行为。作为总工程师他对事业献出了一个“诚”字,对群众付出了一个“信”字,对自己定出了一个“严”字,他恪守的工作准则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干事。

从“工”到“匠”,不仅是平凡,而是超越平凡。这就需要付出不平凡的努力,在岁月的年轮中不断沉淀自己,完善自我,用心工作,方见彩虹。其实,这也是张琳对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超越“工匠精神”的理解与诠释。

周俊林:

致力培育医学影像人才“沃土”

周俊林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在脑肿瘤影像学研究方面,周俊林以解决目前脑肿瘤在临床面对的主要问题为目的,进行脑肿瘤影像科学研究并转化到临床运用,研究包括脑肿瘤的分级分型、鉴别诊断、影像征象与基因状态相关性、预后、生存预测等重要内容,最终为临床脑肿瘤的准确诊断和准确评估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脑肿瘤精准影像诊断及评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在国际会议发言10余人次,包括北美放射学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发表论文100余篇。基于脑肿瘤影像学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影像与病理》等著作。

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为医学影像发展带来了新方法、新思路。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周俊林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资助3项,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2项。其中项目《基于影像-病理组学及肿瘤微环境构建脑胶质瘤疗效预测模型》,运用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方法,为后期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的研究打下扎实基础。近期,获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的国家级项目《基于深度学习构建脑膜瘤脑侵犯预测模型的研究》,这是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又一次突破和提升。已建设并验收的《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布局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方向,这将大大提升我省医学影像AI的研究水平。获批建设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后期广泛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平台,已成为培育甘肃省医学影像人才肥沃的“土壤”。

金立新:

国内首创“投影长度定测放线法”

金立新,是甘肃铁道综合工程勘察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3年来,长期从事工程测量(测绘)专业技术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宝兰、兰新第二双线、兰渝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济南至滨州高铁、沿江高铁(安徽段)、川藏铁路(昌都-林芝段)等数十条长大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和科研技术攻关,并取得一系列科研创新成果。

金立新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测绘、工程勘察领域颇具知名度。特别对特长隧道控制测量、长大线路工程GPS控制网测量、投影变形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造诣。乌鞘岭特长隧道控制测量中,提出了适合特长隧道多洞口同时开挖的隧道横向贯通测量设计的方位角精度控制法,解决了铁路GPS控制测量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难题。在襄渝铁路线上第一次实现定测不做交切贯通测量,定名为“投影长度定测放线法”,目前这种定测放线的技术方法在路内处领先水平。已推广到其它铁路勘测项目中,大大提高了勘测现场的作业速度和效率。针对铁路行业规范对长度投影变形的限制,为解决长大线路工程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开展工程独立坐标系设计等研究。

张继:

立足自主创新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张继是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和“555”创新人才,日本三得利医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张继带领团队始终致力于西北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天然产物开发利用、陇药新药的研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先后获全国第四届巾帼发明家创新奖、第四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甘肃省新世纪巾帼优秀发明者、“五一”巾帼奖、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科技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青年教师成才奖、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40年来,张继坚持立德树人,倾心学生成长成才,先后培养博士12人、硕士100余人,本科生1500余人。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10多次,多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团中央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李政道奖学金等,为新时期“双创”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张继潜心科学研究,针对制约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展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攻克了多个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为兰州百合、油橄榄、花椒等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揭示了西北特色植物多糖、生物碱、芳香成分和功能油脂等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突破多糖、功能油脂、芳香成分、生物碱等的绿色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生产了系列功能产品50多个并产业化生产,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全程绿色低损稳态加工、高值化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研究成果先后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甘肃省技术发明一、二等奖2项,甘肃省专利技术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产品企业质量标准13个,通过成果鉴定20多项。

牛芬菊:

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牛芬菊在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基层从事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是榆中县农学会、兰州植保学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兰州市首批“151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市县两级农业科技特派员。2013年获兰州市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连续两届入选兰州市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以第一作者先后在《世界农业》《甘肃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与信息》《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和省级科技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独著5篇。其中2篇获兰州市优秀学术论文。

2006年以来,在石头沟村建立的甘肃省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开展现代旱作农业综合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以高规格、高标准示范点为出发点,努力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榆中旱作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该示范点已成为国内旱作农业学习基地,每年培训的农民和乡村干部不少于800人次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科技素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石头沟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已成为全国旱作农业的样板示范田,先后召开了全国旱作农业生产现场会、甘肃省旱作农业现场会,吸引了国内外政府部门组织农业考察团参观。国外专家学者、国家工程院士、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全国农技中心等部门领导、省市县农业考察团多次到示范点检查指导工作,使榆中县首创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国享有盛名,也让石头沟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走向全国乃至国外。

李军:

痴心大数据 推进信息化

李军是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科技信息处处长,长期参与高校自然基金和横向课题的开展工作,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完成“基于物联网的杂交玉米种子可追溯系统” 横向课题项目,与有关企业合作完成兰州市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这主要得益于他多年顺应时代要求,痴心大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并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

近年来,李军先后获得软著2项,申请专利2项,获得陇原创新人才资助项目1项,资金45万元,同时,还获得第二十届成都(国际)软件大赛银奖一项,师生共建创新创业省级金奖4项,国家级三等奖以上5项。

2020年2月,李军完成了疫情防控日报平台(移动端)和校园疫情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PC 端)的开发与应用,第一时间保障了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近2万人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创新开发了14天预警分析和重点人员监测管理,后期该平台升级为兰州市学生健康综合管理平台,为兰州市1076所学校和60万师生疫情防控和常态化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日报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上报工作。

李军主导的职业教育智慧平台项目,依托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开展研究与建设工作,面向兰州市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信息化顶层设计,同时搭建区域职教云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共建共享。目前,该项目在兰州市内1所高职院校、8所中职学校,针对数据分析、资源建设和一站式服务展开应用,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潘艳芝: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让“海默科技”风行天下

始创于1994年的兰州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上市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油气田多相流量计生产优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全球近30个国家。海默科技在深水油气装备制造和油田数字化领域,立足科技创新,精益求精,深耕“硬核”技术,已然成为 “兰州智造”的“佼佼者”,并引领油气行业的破局发展。

在海默科技,提起潘艳芝,无人不晓。她2007年硕士毕业后就入职海默科技,先后担任研发工程师、研发经理、研究院院长等职务,2020年6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在多年的职场中,潘艳芝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参与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企业和兰州能源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6月,潘艳芝入选第四批兰州市领军人才第一层次。潘艳芝主持多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并顺利实现产业化,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三五”期间,她带领团队成功国产化1500米级水下多相流量计产品,一举打破了欧美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海默科技流量计产品在国际市场位列前三,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品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智造”。潘艳芝表示,将和团队成员一道踔厉奋发,以海洋工程水下高端装备的全面国产化为使命,让“海默科技”风行天下,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建设。

胡冠芳:

绽放西北的“最美科技工作者”

胡冠芳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与杂草研究室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草害防控岗位、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草害防控岗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条件建设及成果转化项目《农药与杂草防控》学科团队、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马铃薯有害生物防控农药雾化技术及参数优化验证》、国家基金委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源于红蓼植物新型先导分子的衍生合成、构效关系与抑菌作用机理研究》、甘肃省2020年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支撑项目《甘肃省草原毒杂草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防治瓜类作物白粉病中草药制剂及绿色环保农药喷雾助剂的研发与应用》等项目2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21年,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确定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从2009年开始,胡冠芳担任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与芝麻、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合并成立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草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全面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体系年终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在全面调查探明我国胡麻田杂草发生危害规律之基础上,以除草剂减量保效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配套新型施药器械,结合除草剂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环保新剂型和植物源喷雾助剂研发,探明了喷雾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目前,“胡麻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已在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胡麻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2012-2019年累计示范推广2070万亩,已获经济效益近21亿元,近年来年度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杜文涛:

保护环境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杜文涛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是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西部之光青年学者入选者,主要从事雪冰变化和高山气候研究和技术研发。第一完成人获取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16篇,参编专著3部,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近年来,杜文涛潜心甘肃省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发现了祁连山西段季风入侵诱发极端降水、加剧湿润化,北极气团南侵扰动有利于增温、诱发极端气温进而影响冰川消融,构建了黑碳参数化方案并耦合至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实现了黑碳连续变化对雪冰消融的定量影响,并辨识出黑碳排放增加低于升温对雪冰消融的影响。同时,研制了冰川汽油钻、硬质雪冰的密度测量装置和背负式移动气象站,提升冰川观测能力和准确性,设计了冰芯前处理装置,在处理效能和物质损耗方面有较大改善。

在此基础上,作为核心建设者,完成了疏勒河上游冰冻圈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前期维护,并组织完成了黑河上游摆浪河冰冻圈综合监测网络。着力建设以智慧冰冻圈,同时深入贯彻落实院地合作,推动了“科研院所+地方部门+高等院校”的合作模式,提高了监测效能,实现了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导向,有效助力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

强力:

新冠“疫”线谱写青春诗篇

强力现任兰州市城关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传染病控制副主任医师,是“中国疫苗行业协会预防接种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年和2020年,两次被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2018年,被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在“兰州市预防接种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2019年,当选为省科学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2021年荣获“甘肃省医学科技三等奖”。

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强力通过狠抓流调队伍搭建和专业技能培训,迅速处置甘肃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有效切断了武汉来兰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社会传播。在2021年“1018”疫情中,全面加强对社会面防控和集中隔离点的指导,为一个潜伏期社会面清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2022年“0308”疫情中,坚决落实“精准防控”要求,严格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科学划分封控区和管控区,努力将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强力通过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流程,根据需要及时组建调整现场调查队伍,并与流调人员一起奔赴流调一线,重点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报告有疫区接触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例密切接触者逐一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确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严防疫情扩散。同时,要求每一位流调人员“精准流调”,撰写规范详尽的流调报告,为准确研判疫情风险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全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现场依据,也对辖区重点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窦晓利:

扎根西部农村 献身农业科技

窦晓利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饲草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动物种质资源培育和循环高效生产、地方品种保护、撂荒地人工混播草地建植利用、饲用作物栽培及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

窦晓利长期在基层一线开展农牧业科学研究、科技普及推广与科技扶贫等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实施科技部国际(境)合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院列重点研发、科技帮扶项目5项,市重大专项2项,省、市人才项目3项,市科技支撑项目7项,院地及与企业合作课题等共30项,主要包括肉绒羊、肉牛、乳用羊、肉鸡、肉驴的资源调查、种质鉴定培育与生态高效循环养殖、粪污综合利用,黄土高原撂荒地人工混播草地建植利用、参与式方法应用及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调查,中国特色农技传播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种养结合草畜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与技术研究示范等,累计引进推广草、畜品种(系)31个,新技术、新模式22个,种植面积122万亩,指导畜禽场、户212场次,实现经济效益2.31亿元。

马沛:

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马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量子频标事业部产品设计师,任航天产品电路设计师,从事数字电路、微波电路、频标伺服算法等领域的研究,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多项航天产品的研制及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作为原子钟产品的技术负责人先后负责和参与了多项北斗导航用原子钟、守时授时用铯原子钟等产品研发项目。尤其在铯原子钟系列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磁选态铯钟从无到有,摆脱受制于人的情况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与原子钟直接相关,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设备。马沛长期从事北斗导航卫星用原子钟的研制工作,负责和参与研制的原子钟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在轨卫星以及地面站,为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了关键产品支撑。

铯原子钟是一级频率标准,以其优异的环境适应性和极低频率漂移率特性成为世界各国时间频率系统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上世纪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为国外垄断。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马沛从铯原子钟的基本原理入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构建了完善的铯钟高精度伺服系统,提出了铯束管参数自动优化算法,使得所在团队研制的铯钟成功锁定。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马沛的工作信念。近年来,马沛带领团队夜以继日,集智攻关,先后解决了各部件匹配难度大、频差曲线干扰、相位噪声不达标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经过两年时间的持续改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铯钟走出实验室,实现了军事、民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何蕊芳:

常在床边 点亮心灯

何蕊芳是精神科主任医师,是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副院长,多年从事精神科临床、司法精神鉴定、心理咨询与治疗,被誉为精神病的“克星”。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守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在何蕊芳身上,显得尤为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何蕊芳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一次与患者的偶然对话,让何蕊芳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由此,关注精神病患者,点亮其心灯成了她的职业诉求。1998年,何蕊芳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日本内观治疗师资格认证的4名中国医师之一。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疾病的今天,走进心身疾病患者的心里,尽量减少或降低其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是何蕊芳及其团队的执念。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沉淀,由何蕊芳、李忠义主编的《点亮心灯—内观疗法及案例评析》,从内观疗法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内观疗法在中国的发展,并对内观疗法的机制和适应证及其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过大量的案例,分别阐述了普通人的内观、学生的内观以及如何应用内观来改善家庭关系,通过酒依赖、网络依赖等病例展示了通过内观疗法如何矫正不良行为,内观疗法如何让患者康复。同时,还介绍了内观疗法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应用。其中的失败案例不仅使读者对内观疗法及其实施方法有宏观上的把握,也可通过实例让读者产生思考,并借鉴失败案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止心于此,方成大器。近年来,何蕊芳获得无数荣誉,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业界专家,同时还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观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在2020年2月,何蕊芳主编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指导手册》。

赵环昱:

扎根西部 笃行不怠

赵环昱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离子源室副主任。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致力于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源、高密度等离子源应用、紧凑型离子注入器等研究,成功研制一台基于固体激光器的强流高电荷态激光离子源,除产生一系列激光离子源的常规离子外,还产生了多种对于激光离子源存在技术挑战但具重要应用前景的离子。部分离子的束流强度和脉冲重复性高于国际上同类离子源,离子源及其相关辅助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国内外各种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也可单独应用于科学实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为青年女性科学家,赵环昱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电荷态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与研究团队精心合作,在高电荷态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中科院近物所青年科技人才奖、并入围2020年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曾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青年拔尖科学家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任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及中科院前沿重点青年拔尖科学家项目资助。赵环昱长期扎根西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笃行不怠,先后培养多名研究生,其中两名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郭鸿儒: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郭鸿儒,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兰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副主任。目前在兰州工业研究院从事理化分析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郭鸿儒长期在基层科研一线从事与中药、农药等相关领域的理化分析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开展化学试剂、农药的质量检测分析,植物天然成分的提取分离,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分析,以及光谱传感器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4项,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授权专利6项。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郭鸿儒积极参与建成兰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搭建科技创新及成果服务平台,为高校院所与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征集企业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工作,累计征集57项科技成果,通过成果征集、共享资讯等方式累计服务企业20余家。参与开展兰州市智力成果转化集市、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成果征集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此外,郭鸿儒还依托兰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参与建设兰州市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及中小学生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开展“做时代少年 过七彩假期”快乐科普行主题活动。

孙小伟:

致力推进声学超材料产品研发

孙小伟是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院长,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和入选者,也是物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校优秀科研团队-功能新材料高压物性研究团队、轨道交通低频减振降噪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

孙小伟长期从事高压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理工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高压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光声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发表SCI、EI收录的高质量学术论文126篇,被引1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2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各类省部级人才项目等15项,主持、主研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获2010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2012年和2014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2016年和2017年甘肃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各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科学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译著1部。

孙小伟在兰州交通大学率先开辟了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新型减振降噪声学功能材料—声子晶体两个新的研究方向,打造了一支由年轻科研骨干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噪声辐射特性研究、声子晶体低频宽带特性和带隙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贾忠:

服务患者 造福民众

“‘三分医,七分药’。作为一名药学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在医生诊断的基础上,给予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让患者早日康复。我主要从事中药制剂研发,首先要进行临床前的药学研究,其次才能进入临床阶段。近年来,党和政府给予了我很多荣誉,但我心里很清楚,这些荣誉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褒奖,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和我们的团队很有信心,再创佳绩,服务患者,造福民众。”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药师贾忠如是说。

科班出生的贾忠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是省内药界有名的“陇上药师”。从事医院药学工作37年来,他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科技兴药”的理念,带领团队先后开发出“护肝饮”、“益肺胶囊”、“虫草抗痨胶囊”、“护肝颗粒”、“赭玄润燥颗粒(无糖)”、“苍柏袪痛胶囊”、“蟅虫创愈胶囊”等医疗机构新制剂,并完成药品注册。使用病例已超过万例,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同时,作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专家,多次前往合作、临夏、定西、张掖、酒泉等地开展“陇原巡讲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好评。2021年10月,甘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且与秋冬季流感高发期相重合,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均具特殊性。贾忠坚守在市二院雁滩分院,统筹全院力量,全程参与救治过程,为制定我省COVID-19的诊疗标准,优化常态化防疫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近年来,贾忠及其团队先后承担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5项,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甘肃省发明人奖,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项,甘肃省药学发展奖3项,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3项,兰州市科技功臣提名奖,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SCI6篇,EI2篇),撰写专著3部,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2015年,贾忠团队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陇原青年人才创新团队”。贾忠还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兰州市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兰州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兰州市151人才第一层次、兰州市第二批骨干人才、兰州市首批首席专家。

杨帆:

踔厉奋发 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杨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塞内卡病毒等重大动物疫病感染致病与免疫机制及疫苗创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在J Virol、Vaccine等病毒学、疫苗学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

口蹄疫是严重危害猪、牛、羊等重要家畜的世界性烈性动物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08年以来,杨帆及其团队立足国家口蹄疫防疫重大需求,围绕口蹄疫病毒变异和感染致病机制的科学问题,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疫苗设计创制开展系统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

在此过程中,杨帆及其团队以田间流行毒从牛到猪的适应现象为切入点,对其宿主嗜性变异形成的背后原因开展研究,首次揭示了口蹄疫病毒非编码区变异是导致病毒“从牛适应猪”的宿主嗜性变异的决定因素,为我国口蹄疫防控策略调整、猪口蹄疫疫苗产品创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设计构建了生产性能高、抗原匹配性和稳定性好、抗原谱广的口蹄疫制苗种毒等4株,获得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项。该项研究突破了口蹄疫疫苗种毒制备的核心技术,从源头提升了口蹄疫疫苗的抗原性、免疫效力和安全性等多种性能指标,为我国口蹄疫疫苗研发提供了种毒制备技术和资源。同时,创制了国际首例猪用口蹄疫反向遗传疫苗“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解决了我国无猪用A型口蹄疫疫苗的问题,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技术国际领先,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和应用。

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杨帆先后获得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特等奖、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优秀团队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和甘肃省专利一等奖等奖励7项,实现了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基础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制,即从基础到应用的贯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