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5日

汇聚网络战“疫”的磅礴力量

市委网信办快速处置网络谣言澄清真相稳定人心

去年“10·18”疫情发生后,网上不时流传“兰州在今晚8点就要封城”,“明早6点至晚6点直升机对兰州空域各个区域进行全面空中消杀工作”等谣言信息,流传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极易引发群众困惑和恐慌,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市委网信办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联动相关部门快速辟谣、正面引导,依法打击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还原真相、以正视听,维护全市抗疫工作大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多策并举:画好网上战疫“同心圆”

“10·18”新冠疫情发生后,市委网信办针对疫情期间个别网民在网络社交平台编造散布涉疫谣言信息,及时发现、精准甄别、高效处置,有效维护网络清朗空间,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全面发动,提升监管力。“10·18”疫情发生后,市委网信办发布了《致全市网民的疫情防控倡议书》,积极发动广大网民对网上传播的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小区封控和医疗、物价、食品安全等涉疫信息进行监督,如发现非官方权威信息和疑似谣言,踊跃进行举报,网信部门专人受理,迅速按工作流程处置。

协同配合,提升战斗力。成立辟谣工作专班,及时将疑似谣言信息通报市疫情联防联控办和卫健、公安等部门,逐一进行核实。各部门依据事实情况和政策法规快速甄别定性,第一时间反馈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对谣言样本进行筛选,撰写辟谣稿件,统筹调动政务媒体、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网络阵地高频推送、快速传播,形成协同作战、高效顺畅的网络辟谣工作合力。

全网推送,提升公信力。按照发现谣言后不超过4小时的要求,在兰州市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信息,比如,《辟谣:兰州即将封城?假消息》《辟谣:这些地方不能进入?假!》等稿件。同步上报省委网信办,通过“甘肃地区联合辟谣平台”进行扩大传播,组织中国兰州网等属地重点新闻网站、县区融媒体中心立即跟进、转载转发,全覆盖压缩网络谣言的生存传播空间。

正面宣传,提升引导力。结合网络谣言发展动态,通过发布科普网文和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向网民普及科学权威知识和信息,释疑解惑,提高网民识别网络谣言的能力。配合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我市防疫动态信息,引导广大网民和群众树立科学防控意识,坚定抗疫信心。

聚焦重点:

守好网上战疫“主阵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委网信办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坚决守好网上战疫“主阵地”,快速处置网络谣言,澄清真相稳定人心,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汇聚起了网络战疫的磅礴力量。

处置网络谣言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按照边实践边提升的思路,修订完善了《兰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应对处置工作机制》等,进一步优化了网络谣言“监督发现→甄别定性→联合辟谣→处罚打击”处置工作流程,形成了网络谣言快速处置的闭环应对模式。

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水平有效提升。第一时间启动网络谣言应对处置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与公安等部门合力对捏造散布谣言,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网民进行处罚。疫情期间,行政处罚4人。

持续放大合力战“疫”网络正能量。强化与中国兰州网等属地新闻网站、今日头条等重点商业平台和省委网信办“甘肃地区联合辟谣平台”的多方联动,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转载转发辟谣稿件,扩大传播范围,点击阅读量超过1625万次。发布长图、手绘、H5等新媒体科普稿件6705条(篇),点击阅读量达1.83亿次。

凝心聚力:

传递网上战疫“正能量”

唱响兰州好声音,凝聚网络正能量。去年“10·18”疫情发生后,市委网信办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全力构建清朗战“疫”网络空间,确保谣言信息迅速澄清、正能量信息覆盖到位,营造了浓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舆论环境。

协调联动是基础保障。战“疫”的特殊性对网络辟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集中力量予以应对。市委网信办在疫情初期集中优势力量组成专班,启动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攻坚、精准应对的工作格局,为辟谣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维护网络空间和促进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快速反应是第一要求。网络谣言信息传播快、影响广,辟谣窗口期稍纵即逝。辟谣工作专班坚持与谣言进行赛跑,把握好“时度效”要求,强化部门职能职责,发挥大数据、技术监测、专业平台等优势,最短时间内完成甄别定性、发布辟谣稿件等工作,及时阻断谣言传播链,消除风险隐患。

立体传播是制胜关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辟谣工作必须不断适应新变化、跟上新形势。市委网信办根据不同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特点,充分利用动漫、H5、短视频等网民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和防疫政策,让更多受众接受、再传播,扩大正面宣传影响力,挤压谣言信息的传播空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