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熠熠生辉的远古之光

——访马家窑文化学者孙晓玲

孙晓玲与数位专家参与拍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与考古学家郭大顺合影

孙晓玲做彩陶鉴定

孙晓玲,1960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1987年由海伦市邮电局调入甘肃省白龙江林管局。现任甘肃省马家窑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理事、寺洼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2016年3月参加在浙江省湖州长兴市举办的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长论坛,并发表论文《试论寺洼文化流变》被收录《博物馆耕耘录》,2017年7月参加第二届丝绸之路彩陶与嘉峪关历史文化研讨,主持筹划布展并讲解。2017年8月参加青海省召开的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会,并发表论文《寺洼文化真的为彩陶画上了句号吗》被收录《西北彩陶与遗址博物馆》,2018年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早期美术与信仰》学术研讨会。2018年9月参与中央电视台在齐家文化博物馆拍摄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并捐赠了2件齐家文化陶器。

2019年,“远古之光——马家窑文化彩陶珍品展”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开幕。此次展出是马家窑文化彩陶首次成系列的专题展览在北京亮相,共展出由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精选的珍品彩陶70余件,其中有数十件是国内孤品,极其珍贵。2006年,中央电视台《探索 发现》栏目以该馆为主要拍摄地,拍摄了《神秘的中国彩陶》六集专题片,介绍了该馆的研究成果。这个陈列了3000多件精美彩陶的博物馆是2003年正式注册成立的我国首家非国有马家窑彩陶文化专题的博物馆,它究竟是怎样展示了多姿多彩的远古文化世界呢?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孙晓玲。

“所有的远古陶都有历史价值,而马家窑文化古彩陶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它远古文化类型的古陶器无法比拟的。”谈起马家窑彩陶,孙晓玲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马家窑文化是1924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后来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正式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地湾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中,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彩陶之路上发展起来的彩陶文化中极其瑰丽的一朵文化奇葩,是远古彩陶世界的文化宝库。无论是从分布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出土数量之多、纹饰图案之绚丽多姿等多方面,都堪称是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史上的巅峰,是研究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富矿,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早在中华文明起源之初,华夏祖先就学会了烧造陶器,使用陶器。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长河之中,陶器文化是其中最为耀眼、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远古的中国,就有“神农作瓦器陶”“黄帝以宁封为陶正”“舜陶于水滨”的文献记载与传说。可以说,陶器的出现既是陶瓷发展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那么,出生在东北黑土地的孙晓玲是如何与黄土高原的马家窑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呢?孙晓玲告诉记者:“我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对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她是历史老师,记得小时候她常常给我讲一些彩陶的故事,但是没想到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故事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1987年,我调到位于陇南市附近的白龙江林管局,那里埋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文物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走俏,盗墓情况越来越猖獗,陇南地区的文物资源又异常丰富,就成了盗掘者觊觎的宝地。那时我亲眼见过好几次盗掘现场,甚至主动上前制止,我告诉他们文物是国家的,你们不能动,我是出于本能说这些话,也不怕被人报复,这事被文化馆知道后就把我聘为当地的文保员,那时我经常一边巡视,一边也在思考这些蒙着历史尘埃的瓶瓶罐罐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人们为之疯狂”。从那时起,作为一名女性,孙晓玲天不怕地不怕,经常一个人去勘查考古现场。“实践出真知,我觉得文博工作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工作,仅仅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经常跟着考古队去发掘现场,有时也捡些陶片对比手头的资料进行研究。”就这样,孙晓玲积攒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逐渐开始为当地和附近的政府机关和文保人员宣传文物知识,讲解文物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物的重视,再加上利益的趋势,市场上出现的文物赝品越来越多。孙晓玲说:“这就考验了我们文博工作者的鉴定能力。我觉得陶器应该在文物中算是比较好鉴定的,这也可能是我对陶器最熟悉,接触的最多。通过多年来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从陶器的分布、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总之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当然,有时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所以,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上世纪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如用碳14和热释光等。另外,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的文物在刚出土时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那个味道是没办法模仿出来的,而且陶器上的沉积物和附着物也是带着岁月痕迹的。 到目前为止,依靠文物鉴定师感官和经验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成立以后,孙晓玲作为副馆长也经常义务做讲解工作。“我非常喜欢讲解,尤其是给孩子们讲解,孩子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我会从文物的本质去给他们讲解,在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主要通过绘画来记录,马家窑彩陶上的纹饰有一部分也源自原始崇拜,比如蛙纹,这个图案从马家窑彩陶出现的始终都一直存在,只不过从前期的具象转变为后期的抽象,也有学者认为 ‘蛙’同‘女娲’,但是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孩子们在参观时很容易被马家窑彩陶丰富的图案所吸引,但是我会告诉他们先民不是为了艺术才创作这些图案的,因为气候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方式及生存方式。尤其是人类历史早期,气候变化几乎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彩陶中所反映的图案,与先民们耕种驯养、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离不开的,所以这些图案主要是反映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跟艺术的关系不是很大,我觉得应该在孩子们面前还原历史的本真。”孙晓玲说。

近十多年来,退休后的孙晓玲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陆续为平川区博物馆、会州博物馆、夏河拉卜楞民俗博物馆等撰写布展大纲。她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学习的劲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这些年我除了继续深研马家窑文化外,在博物馆布展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绩。我现在主要为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写大纲,其中有不少是民办博物馆,现在非国有博物馆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做过大纲的博物馆也有十来个,如甘南的尕秀博物馆等。我觉得博物馆是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每去一个地方,我都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人们常说免费的东西都是最珍贵的,如阳光、空气和爱,博物馆也是一样,是无价的奢侈品。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如果想要了解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当走入博物馆的大门,就仿佛走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在古今之间穿越。”

孙晓玲从博物馆设计者的理念出发撰写大纲。“我认为博物馆是一个让内心沉淀下来的地方,也是让自己学养变得深厚的地方。抽象的文字远远比不上博物馆中的展示那么直观,好的博物馆要给人沉浸式的享受,而不是文物的堆砌。文物是历史的承载物,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来窥视历史的一角,研究历史。所以我认为博物馆要以文物为基石,绝对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孙晓玲说。

从第一次真正接触马家窑文化到现在,孙晓玲已经在马家窑文化的浸润下已经研究了整整35年。她说:“马家窑文化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是不可替代和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图案,抽象的几何图案等极富动态和想象力,如黄河奔流般波涛汹涌、流盼生姿、生生不息,铸成了我国彩陶艺术的高峰。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类型,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是隽永而绵长的。我相信马家窑文化这道熠熠生辉的远古之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吸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 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