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7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爱默生诗歌《杜鹃花》赏析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年-1882年),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最杰出的代言人。美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文明之父”。其作品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哲理深入浅出。代表作有《论自然》《美国学者》《论文集》《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月节及其他诗》等。其中,《论自然》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圣经,而《美国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杜鹃花

作者: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有人问,花从哪里来?

五月,当海风刺穿我们的孤独,

一丛清新的杜鹃让我在林间停驻。

无叶的花朵在潮湿的角落里铺开,

荒野和迟缓的溪流也感觉到了爱。

紫色的花瓣,飘坠在池塘里,

给幽暗的水面增添了几分明媚,

红雀兴许会来这里梳理羽翼,

杜鹃啊!如果智者问你,这样的景致,

为何要留给不会欣赏的天空与大地,

告诉他们,若神是为了看而造双目,

那么美就是自己存在的缘故:

你为什么在这里,玫瑰般迷人的花?

我从未想过问你,也不知晓答案;

可是,无知的我有一个单纯的想法:

是引我前来的那种力量引你来到世间。

《杜鹃花》创作于1834年5月,1839年首次发表在期刊《西部信使》上,后收录于爱默生1847年出版的《诗集》中。这首诗共16行,短小精悍,韵律较为规整,算是爱默生短诗中的上乘之作。

这首诗的关键在起首的发问和结尾的回答。“有人问,花从哪里来”暗示了这首诗不是一首简单的咏花诗,而是一场探寻杜鹃花,即自然来源的精神旅程。

在爱默生的诗歌中,对有形自然与无形自然关系的探寻主要体现在他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及其象征内涵上。在《杜鹃花》中,诗人在森林潮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丛杜鹃花,那盛开的明艳动人的花朵展示出的独特的美与感染力令他惊诧不已。这时的杜鹃花不单单是一朵花,而且成了连接实物花朵与自然内涵的最重要的意象。这个意象引发了诗人对自然内涵的感悟,进而促使诗人去追溯杜鹃花的源头,即自然的源头。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从三个层面讨论了自然之美——即愉悦感、道德美和心智美。诗的开篇诗人用两组对比词汇来展现杜鹃花的出现带给周边的环境和诗人感知的改变。 一组“孤独”“潮湿”“迟缓”“幽暗”“角落”营造出一种孤寂灰暗、毫无生气的氛围,可见这个地方少有人踏足,未被开发,这是杜鹃花尚未出现前的景象;另外一组“刺穿”“清新”“花朵”“爱”和“明媚”勾勒出一幅杜鹃花带来的鲜活明亮积极向上的图景,与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爱默生相信花朵之美引起的直接感官刺激带给我们的快乐,但他追求一种更高级的神性的美。第9至14诗行爱默生提出自己面对杜鹃花时对“美”的思考:“智者”们尊崇经验和感性,在他们眼中,美丽的花朵应该供人观赏,顺应人的意志,成为人的侍从,而不应将自己的美丽浪费在一个废弃的荒野中。但爱默生的观点不同,在爱默生看来,自然的真、善、美是永恒的“全然”的不同侧面,但自然中的美不能作为自然的终极原因最后的或最高的表达,它只能作为永恒的内在的一部分而存在。所以杜鹃花的意义绝不止于自然之美,那到底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诗歌的最后两行为我们做了解答。

这两个诗行中,“我”最后得出的结论不是通过经验、感觉和知识,而只是一个“无知”“单纯”的想法。这里的“无知”显然是与第9诗行中智者的智慧相对,表面上看,这两个词都是贬义词,实际上,诗人恰恰用反讽的手法通过这两个词传达了一种更好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以“单纯”和“无知”并非指“我”缺乏知识和经验,实际是“我”依靠诗人天生的直觉去认知世界的模式,“单纯的想法”传达的是事物之间真正的联系或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而对于指引“你我”到来的力量,诗人并未明确指明是什么,这就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上世纪19世纪,美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发生了剧变。整个社会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简言之,整个美国社会处于价值的空白期。爱默生对“自然之美”的探寻正是应对当时美国社会价值空白的一味精神良药。从“花从哪儿来”引发的对自然内涵的思考,到杜鹃花生存环境和花朵本身蕴含的自然之美的三个层次,再到“是引我前来的那种力量引你来到世间” ——人与花同源的“超灵”启示,《杜鹃花》一诗折射了爱默生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与探索,这种思考把一首看似简单的咏花诗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和深度。作为自然的代表,诗中的杜鹃花已化身为“自然之美”的象征。爱默生希望人们能与自然直接交流,感受自然之美,尤其是精神之美。同时,他也期望能唤醒人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价值,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精神的归宿。

□齐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