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时光里的温情

一场春雨过后,兰州上空飘忽不定的浮尘极不情愿地离场。我们总在一段时光里,怀念着另一段时光。手指划过手机屏幕,眼光定格在“榆中一中七二级四班”微信群,触景生情,心中涌动着久违了的温暖和感动。那个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的群体,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无法释怀。眼下这一段时光什么也不想,用来怀念的是三十多年前的那次同学聚会。

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通讯、交通不甚发达。挑头的是回族同学马占荣。榆中一中四班的大多数同学分散在榆中、兰州两地。毕业多年再聚首,召集在一起,花了不少心思。聚会地方是他的家。49个同学,一一带话,或直接上门邀请。

那是一个半圆形的平房,有个地形不规则小院,依地势而建的家,是那个年代里他在兰州的立足之地,也是最温馨一隅。进门一看,好家伙,一屋子的人,不少是一大早赶榆中的头趟班车来的。一一寒暄,久违了的友情尽情地释放。我心里暗暗思忖,这个家伙的号召力不是一般,居然能把多年没有谋面的人聚在一起,挺了不起。

女主人海海,才是这次活动的主角。为了招呼好同学们,她尽其所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敲定食谱,选购食料,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主人的周全和热情。

盖碗茶、三泡台、油香、散子,是那种典型的民族风味的气场。食物里的精致,无不体现东道主的一片真情。上好的牛羊肉,变着花样地烹饪,像变戏法似的摆了两桌!欢声笑语荡漾在那个难忘的老屋。第一次认识海海,也让大家感念这位回族年轻女子的贤惠、热情、爽朗和能干。

榆中一中七二级四班,一个来自全县各个乡村学生的班级。麻家寺是回族集中的乡镇。二位马姓同学,名字末位都有一个“荣”字,入学报名时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大家习惯性省略“荣”字,干脆叫名字前两个字,或大马、小马之分。 农家子弟,走出封闭的小山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俩经常提及自己的父母,有眼光,有远见,与众不同,打小注重学业培养。高中毕业返乡后,靠自己的努力,牢牢扼住命运咽喉,将命运之船驶向远方。

大马进入一家炭素厂。命运之神再次亲吻了这位回民小伙子。有幸被单位公派去日本进修学习,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为自己的前程书写重彩浓墨的一笔。走出国门,开阔眼界,一身本事在身,有了用武之地,成为家乡的一段传奇。

小马同学则一蹦子跨入兰州大都市,在市政公司干的风生水起。重情重义,对每位同学都保持友善和温情,传情达意,联络感情,张罗着探视生病的同学,送去关爱和问候。保持人生的底色,是品德,是操守,也是良知。

马同学两口子成为同学们感情纽带,找个由头,偶尔也会办个家庭聚会,当然还是在他们家。有时会去榆中,一声“等着,开车到楼下接你”,心里暖暖的。今年正月十一,齐聚兰州,海海全程负责聚会地点。

年过花甲的同学,只要在一起立马变成了一群可爱的老顽童。每人出一个节目。马同学动情地说:特别感谢这个集体,48年的相逢相知,同学情、朋友情早已升华成了亲情。这是一个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的集体,是我情感寄托的港湾,是我人生中最看重的一拨兄弟姐妹。虽然自己是少数民族,但是从没有彼此间的距离感,近半个世纪的交往,早已融为一体了。

这家伙的嗓子不错。“马占来一个!”有人提议。一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将气氛推向高潮。

山一程,水一程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且能共同走过人生每一段路程。在这里每个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用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书写了一段民族团结的故事。

玉梅